提供給您超級全面的
蛋黃哥資訊

01

四格漫畫

  • 《蛋黃哥來了》,尖端出版
  • 《蛋黃哥來了2》,尖端出版
  • 《蛋黃哥來了3》,尖端出版
02

圖文叢書

  • 《懶懶der~蛋黃哥的軟爛生活學》,尖端出版
  • 《懶懶der~蛋黃哥的軟爛生活學2》,尖端出版
  • 《懶懶der~蛋黃哥的軟爛生活學3》,尖端出版
  • 《蛋黃哥女子》,尖端出版
  • 《蛋黃哥女子2》,尖端出版
03

公仔書

  • 《蛋黃哥立體公仔實用手冊》,尖端出版
  • 《蛋黃哥懶人食譜》,尖端出版
  • 《有一種友情,叫蛋黃哥與馬來貘》,尖端出版

適用於

比賽、促銷、公關、路跑、展覽、表演、宴會、運動、競賽、發表會、演講、購物節、工作坊、等活動類型的網站。

brand event

「不想上班」的蛋黃哥

別看蛋黃哥(ぐでたま/gudetama)總是一臉與世無爭的樣子,他的「蛋生」其實出乎意料地順遂,無疑是人生勝利組!誕生初期,蛋黃哥就順利通過公司內部審核,從 60 名設計師設計出的 100 多個新角色中脫穎而出,獲選為「2013食物類角色總選舉」的 20 名候選人之一,並在人氣投票中獲得近 3 萬票、第 2 名的好成績。讓人不禁好奇,蛋黃哥的催生人到底是誰? 一手創作出蛋黃哥的日本女性設計師Amy(エイミー),當時僅是剛進公司 1 年半的新人,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,當初設計了好幾個角色參加審核,沒想到最後竟然是一點都不符合三麗鷗形象的蛋黃哥成為候選人。和其他角色相比,蛋黃哥「一點都不討喜」,連Amy自己都覺得「蛋黃哥真的OK嗎?」、「會不會被公司上層罵?」也從來沒想過蛋黃哥最後會紅遍半邊天,成為國內外家喻戶曉的大明星。

愛睡覺的蛋黃哥
NEW ARRIVAL

設計出蛋黃哥的靈感

設計出蛋黃哥的靈感,源自於一碗生蛋拌飯。Amy在家裡吃生蛋拌飯的時候,突然覺得「生蛋黃真可愛」,便從這裡開始擬人發想:蛋明明富有很多營養,也很優秀,卻總是隨意地滾來滾去、沒有幹勁,每天都在擔心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吃掉,一邊抱著負面心情,一邊享受當下的時光,有種「積極的負能量」⋯⋯,經過反覆修正後,才孕育出目前看到的蛋黃哥。

新品發表活動網站設計
exhibition

創造出蛋黃哥的原動力

Amy認為,現代人或多或少都有與蛋黃哥相像的部分,雖然有能力卻沒有幹勁,容易對於人生感到無力。除此之外,蛋黃哥說話多是以簡短的句子為主,就像人們在twitter、facebook等社群網路上多用簡短的文字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一樣,也是許多人從蛋黃哥身上找到共鳴的原因。 身為蛋黃哥的背後推手,Amy 與 Hello Kitty 的作者山口裕子、大耳狗的作者奥村心雪一樣畢業自日本女子美術大學。Amy 從小就很喜歡塗鴉,從高中時代就對角色設計有興趣,大學時在日本三麗鷗樂園打工,一做就是 4 年,也因此受到周圍的人鼓勵「去應徵看看三麗鷗的設計師吧!」由於競爭激烈,原本不抱任何期待的 Amy,沒想到大學畢業時,被三麗鷗這家老牌企業錄用,踏入專業角色設計師的窄門。

展覽活動網站設計